期刊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我国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国内外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 刊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580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1/R
邮发代号: 2-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807
- 国内刊号:11-215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卵巢原发软骨瘤一例
患者女,25岁.因孕40+2周,下腹坠痛1d入院待产.8个月前患者停经37d,自测尿妊娠试验弱阳性,7个月前(停经60余天)在外院经超声检查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其后常规孕检正常.本次入院后常规及彩超等产前检查未见特殊.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术前诊断孕2产0,孕40+2周,相对头盆不称.于2011年4月18日行新式剖宫产术.术中见右侧卵巢一质硬肿物,大小约1.5cm×l.5cm,呈分叶状突......
作者:刘晓梅;王玉欣;牛春波 刊期: 2011- 12
-
毛细胞白血病治疗后发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74岁.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头晕于1989年11月入院.血常规:白细胞2.9×1010/L,淋巴细胞0.80,血红蛋白149g/L,血小板86×109/L.骨髓形态学:增生Ⅲ级,淋巴细胞增生活跃,毛细胞占50%,细胞核大胞质少,胞质可见毛刺样改变,染色质较粗.电镜示毛细胞占90%.诊断为毛细胞白血病.给予干扰素治疗,白细胞计数下降,脾由发病时平脐缩小至肋下0.5cm.2001年患者白细胞计......
作者:陈定宝;沈丹华 刊期: 2011- 12
-
椎管内子宫内膜异位侵及椎骨一例
患者女,31岁.周期性腰痛3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年.以周期性腰痛为首发症状,月经期出现,后逐渐缓解.症状逐渐加重,后出现左下肢疼痛,于2010年11月21日收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管内占位.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病、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2003年行剖宫产术,2008年行痔疮切除术.体检: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可,左大腿前内侧下部、左膝关节内侧上部感觉减退.左足拇指背伸......
作者:曲丽梅;赵东旭;钟艳平;郭琨;毕丽荣 刊期: 2011- 12
-
Syk基因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Syk基因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yk、NFκB与VEGF-C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转染pcDNA3.1(-)-Syk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检测对VEGF-C和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淋巴转移组中,Syk蛋白阳性率低于非淋巴转移组,VEGF-C与NFκB阳......
作者:陈贤亮;李良;张雅洁 刊期: 2011- 12
-
大鼠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h、6h、12h、1d、3d、7d和14d组,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损伤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
作者:昝丽坤;宋月佳;滕国鑫;李恒;刘微;贾影;周敏;孙玉兰;戚基萍 刊期: 2011- 12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目的探讨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NKL患者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全血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与骨髓活检标本的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学(FCM)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结果10例患者中,常见的血液学异常为贫血(7例)与血小板减少(9例).6例外......
作者:刘恩彬;陈辉树;张培红;李占琦;孙琦;杨晴英;方立环;孙福军 刊期: 2011- 12
-
子宫内膜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活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PTEN、PIK3CA和p-A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改变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PTEN、p-AKT、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在7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法分析其中34例PIK3CA基因外显子9和20的突变情况.结果(1)7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子宫内膜样癌(EEC)......
作者:杨曦;董颖;张晓明;梁英;张莹;孟轶婷;王颖;王微;农琳;李挺;廖秦平 刊期: 2011- 12
-
1号染色体扩增与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组织学分型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与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胸腺上皮性肿瘤(A型2例,AB型19例,B1型4例,B2型14例,B3型11例,化生型胸腺瘤2例,胸腺癌8例)和11例正常胸腺组织中1号染色体扩增情况.结果(1)60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显示1号染色体多体,阳性率31.7%.11例正常胸腺对照组织均未显示1号染色体多体.统计学分析显示胸腺......
作者:马遇庆;张晨;崔文丽;古丽那尔·阿布拉江;张巍;王坚 刊期: 2011- 12
-
重症甲型H1N1流感八例呼吸系统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呼吸系统病理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其中6例为死后床旁穿刺标本,2例为系统尸体解剖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等技术进行病毒定位检测.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系统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坏死性支气管炎伴周围炎、弥漫性肺泡损伤、肺出血.Westemblot检测肺组织内可见病毒......
作者:段雪晶;李勇;宫恩聪;王珏;吕福东;张贺秋;孙琳;岳竹君;宋晨朝;张世杰;李宁;戴洁 刊期: 2011- 12
-
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基因在小鼠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关系
目的研究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ECH1)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转移Hca-F/Hca-P细胞株中的表达及ECH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Hca-F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CH1在小鼠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pGPU6/GFP/Neo-shRNA-ECH1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高淋巴转移Hca-F细胞中干扰ECH1基因的表达,通过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
作者:张军;唐建武;宋美英;王波;李荣宽;侯力;黄玉红;王梅;宋波;金艳玲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一例
- 2 Claudin-5和CD9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骨肉瘤诊断及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4 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中N-myc和C-myc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 5 梭形细胞血管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 6 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TOP2A蛋白表达及其基因拷贝数的变化
- 7 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 8 细胞角蛋白34βE12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
- 9 广泛累及小肠和结肠的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10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伴腹壁转移一例
- 11 直肠原发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一例
- 12 快速检测内皮细胞表面单个核细胞粘附的新方法
- 13 小儿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病理组织学特点
- 14 BRAF V600E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 15 我国病理学技术六十年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 16 异常表达CD56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 17 荧光原位杂交在诊断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 18 中国著名病理学家武忠弼教授
- 19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中新抗体的应用
- 20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