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我国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国内外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 刊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580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1/R
邮发代号: 2-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807
- 国内刊号:11-2151/R
- 出版周期:月刊
-
IgG4相关淋巴结病一例
患者男,69岁.因右侧颌下无痛性肿块3个月于2010年3月就诊.体格检查:有颌下扪及2个肿物,大小约3.5cm×2.5cm,质中,边界清楚,可活动,无压痛.其他部位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身体其他部位未见明显病变.MRI示右侧颌下腺前外侧见2个肿大的淋巴结,颌下腺受压,但颌下腺未见异常.入院后完整切除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送检灰红色组织2个,大小3.0cm×2.5cm×1.5cm及3.4cm×2.5......
作者:肖刚;韦洁贞;陈建勇;冼丽芳;文剑明 刊期: 2013- 08
-
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规范化流程探讨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的操作规范.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共146例NSCLC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学标本,应用Vysis公司的ALK基因断裂探针、采用FISH方法对ALK融合基因进行检测,荧光显微镜下根据荧光信号进行结果判读.结果146例合格NSCLC患者病理组织学标本,其中手术切......
作者:郭蕾;郑闪;谢永强 刊期: 2013- 08
-
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和caspase-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SOCS)-3和caspase-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而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以及3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SOCS-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SOCS-3和caspase-3在三组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且不受月经周期影响.SOCS-3在异位内......
作者:尉伟东;阮菲;涂飞霞;周彩云;林俊 刊期: 2013- 08
-
精氨酸酶-1在肝细胞肝癌和非肝脏来源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精氨酸酶(Arg)-1在肝细胞肝癌(HCC)和肝脏转移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了解Arg-1在透明细胞型HCC和具有透明细胞形态肿瘤表达方式,以及Arg-1在其他类型肿瘤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rg-1在78例HCC(包括8例透明细胞型和70例非透明细胞型)和246例非肝脏来源肿瘤石蜡标本,包括肝脏转移恶性肿瘤29例(乳腺癌、鼻咽癌、内分泌癌等)、具......
作者:桑伟;古丽那尔·阿布拉江;王成辉;盛伟琪;买为丽旦·衣明江;张巍 刊期: 2013- 08
-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疑似结核组织的DNA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疑似结核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荧光qPCR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至2012年间1000例连续疑似结核组织中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IS6110DNA片段进行扩增.齐-尼抗酸染色作为对照.扩增片段测序后与比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序列比对验证其一致性.结果1000例疑似结核组织中抗酸染色阳性513例,检出率为51.3%;荧光qPCR阳性5......
作者:叶丰;陈昱;何度;简书玉;郑可;李甘地;步宏 刊期: 2013- 08
-
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不同评定标准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对三种不同的ER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99例子宫内膜癌(其中Ⅰ型癌160例,Ⅱ型癌39例)石蜡标本中ER的表达状况,分别采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医师学院(ASCO/CAP)、H-Score和Allredscore标准进行评判,分析各自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种评......
作者:王跃;马晓龙;席晨光;林洁;任彩霞;刘从容 刊期: 2013- 08
-
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microRNA表达谱分析及其靶基因预测
目的通过分析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肿瘤组织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分子改变特征.方法收集21例PTCL-NOS,发生于淋巴结内15例,淋巴结外6例;炎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组织13例;其中6例PTCL-NOS和3例炎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石蜡包埋组织,应用TaqMan低密度芯片分析754种miRNA的表达差异;采用Targetscan与miRanda软件对......
作者:李敏;吕宁;刘宏侠;陈定宝;张建中 刊期: 2013- 08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transcriptionfactor-1,TTF-1)也称为甲状腺特异增强子结合蛋白(NKX2.1),是NKX基因家族中的同源转录因子之一,由NKX2.1基因所编码,位于人类14q13,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3.8×107、含有371个氨基酸的蛋白.TTF-1在甲状腺、肺、间脑的器官形成及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克拉拉细胞(Clara细胞)蛋白、肺泡表面活性......
作者:何德明;侯英勇 刊期: 2013- 08
-
L1细胞黏附分子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细胞黏附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主导作用.L1细胞黏附分子(L1celladhesionmolecules,L1-CAM)是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外基质间黏附的跨膜蛋白.L1-CAM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超;范宇;付丽 刊期: 2013- 08
-
新类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2004版肾细胞癌分类出版至今已近十年,在此期间又陆续出现了几种新的肾细胞癌,这些新近认识的肾细胞癌类型在生物学行为上相对惰性、预后较好,在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上各具特点.本文对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几种类型,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一、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cellpapillaryrenalcellcarcinoma,CCPRCC)1......
作者:樊翔;饶秋;张丽华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单一机构4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特征
- 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转录因子Twist、ZEB1和Slug的生物学作用和预后价值
- 3 间质上皮转化与软组织肉瘤研究进展
- 4 人胰腺癌中miRNA的差异表达及部分功能研究
- 5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成分的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6 中华病理学杂志作者网上投稿说明
- 7 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专家共识
- 8 HBXIP 过表达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意义
- 9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中国病理年会通知
- 10 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neu原癌基因检测上的应用及意义
- 11 关节炎的病理诊断
- 12 三阴性乳腺癌33例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 13 假瘤型腺性囊性膀胱炎
- 14 E-cadherin、β-catenin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15 硬化性神经束膜瘤一例
- 16 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和预后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 17 SARS尸检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 18 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检测及应用现状
- 19 难治性癫痫相关脑炎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 20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