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我国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国内外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 刊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580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1/R
邮发代号: 2-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807
- 国内刊号:11-215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有多向分化的胶质肉瘤一例
患者女,52岁.因头痛10d余,头颅CT示双侧额叶占位性病变于2016年4月2日入院.MRI示病变位于双侧额叶,跨胼胝体生长,形态不规则,双侧侧脑室前角受压.病变内信号不均匀,可见多发囊性变/坏死成分.实性成分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稍高信号,周围见大片水肿,弥散轻度受限,磁敏感示病变内见出血;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变/坏死部分不强化(图1);灌注成像示病变为高灌注.行幕......
作者:杜晓刘;高何;李明娜;李霄;范钦和;潘敏鸿 刊期: 2018- 11
-
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确诊的肾脏原发性NEC8例,按照WHO(2016)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器官肾肿瘤分类,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5岁.左肾5例,右肾3例.5例因体检发现,3例因腰痛就诊.......
作者:王晓辉;卢晓;何冰;蒋艳霞;于文娟;王晗;张伟;李玉军 刊期: 2018- 11
-
658例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658例连续的结直肠癌病例,患者中男性409例,女性249例;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63±5)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H......
作者:胡晓儒;徐灿;亢野;王涛;张莹;杨向红 刊期: 2018- 11
-
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断的7例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患者资料,复习所有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采用PAP法,并收集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年龄37~70岁,平均54岁.7例患者均见子宫内膜的黏液性病变.3例为宫颈胃型腺癌合并微偏腺癌.3例为宫颈叶状增生、不典型叶状增生合并局灶原位胃型......
作者:顾伟勇;陶祥;张丽虹;王丽;周先荣;宁燕 刊期: 2018- 11
-
晚期肺腺癌活检标本PD-L1免疫组织化学多平台检测一致性研究
目的探究晚期肺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以及4种不同克隆号PD-L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台的一致性,以期为有效筛选晚期肺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4个中心于2017年8至12月诊断为晚期肺腺癌的活检标本共57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34~81岁);男性29例,女性28例.对蜡......
作者:袁培;郭嫦媛;李媛;蒋莉莉;刘月平;刘秀云;应建明 刊期: 2018- 11
-
中国人40842例胃腺癌HER2多中心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人胃腺癌HER2检测阳性率、其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共收集23家单位2013—2016年胃腺癌手术及活检样本的HER2检测结果,统计实际检测的胃腺癌HER2阳性率,比较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实际HER2阳性率的因素.结果共收集胃腺癌HER2检测结果40842例,中位年龄62岁,男女比例为2.6:1.0.实际HER2阳性率为8.8%(357......
作者:黄丹;李增山;樊祥山;武鸿美;刘键平;孙文勇;李珊珊;侯英勇;聂秀;李君;秦蓉;郭凌川;许晶虹;张惠忠;孙淼淼;郭乔楠;杨映红;刘艳辉;秦誉;张丽娟;李景和;张智弘;高鹏;李玉军;盛伟琪;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胃癌中青年协作组(学组) 刊期: 2018- 11
-
细胞角蛋白(CK)7、CK8/18、CK19和p4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评估细胞角蛋白(CK)7、CK8/18、CK19和p4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鳞癌190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4例;年龄28~82(60.3±8.6)岁,......
作者:杨召阳;张红燕;王丰;马怡晖;李蕴蕴;贺红柳;王超;李珊珊 刊期: 2018- 11
-
黏蛋白1/上皮细胞膜抗原及sLex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复杂且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调节细胞黏附及抗黏附的蛋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中黏蛋白(MUC)1/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及其表位sLex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三者密切相关,MUC1/EMA是sLex的支架蛋白和主要载体,而sLex是MUC1/EMA的一个表位.......
作者:宋雅文;刘芳芳;付丽 刊期: 2018- 11
-
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系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细胞复制后的一种修复机制,可以矫正DNA重组和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错配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MMR基因除了检验和矫正发生在复制期间的微卫星样重复DNA序列之外,还与之重新结合[1],一旦MMR基因发生异常改变可导致正常修复功能缺失,造成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功能丧失,将这种状态称......
作者:王丽;袁会军;钱震;李甜甜;刘斌;包强伟 刊期: 2018- 11
-
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检测及应用现状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通路激活可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生成,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控和攻击,而拮抗这一通路则可破坏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PD-L1表达与PD......
作者:蒋莉莉;李媛;应建明 刊期: 2018- 11
动态资讯
- 1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β淀粉样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α7尼古丁受体的影响
- 2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
- 3 吴浩强(Ho Keung Ng)
- 4 骨原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 5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质量控制
- 6 小鼠pcDNA3.1(+)-烯酰水合酶辅酶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7 自噬与淋巴瘤治疗新进展
- 8 加强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
- 9 Bcl-XL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10 肺毛细血管瘤病二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 11 WHO新的结直肠肿瘤分类的特点
- 12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及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 13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胸水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鉴别中的应用
- 14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新进展
-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 16 CD34在难治性癫痫相关脑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 17 手指骨继发性软骨肉瘤一例
- 18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 19 HER2状态与脑膜瘤分级及复发的相关性
- 20 磷酸化、乙酰化修饰对p53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