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我国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国内外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 刊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首页>中华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807
  • 国内刊号:11-215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胆管癌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丛文铭;吴孟超;Sydney D.Finkelstein

关键词:肝肿瘤, 胆管癌, 杂合子丢失, 变异(遗传学), 预后
摘要:目的了解肝内胆管癌(ICC)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组织切割法,从22份ICC石蜡包埋组织块中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和DNA直接测序,检测6种肿瘤抑制基因(APC、MCC、DCC、OGG1、p53和RB1)的杂合性缺失和Ki-ras-2癌基因点突变的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7种肿瘤基因变异的总检出率为86.4%(19/22).根据变异基因类型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将19例有基因变异的病例分为两型:Ⅰ型患者9例, 47.4%,具有APC、MCC、DCC和Ki-ras-2基因变异,平均年龄57.2岁;Ⅱ型患者10例, 52.6%,具有p53、OGG1和RB1基因变异,平均年龄69.1岁(P<0.05);Ⅰ型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88.9%(8例),明显高于Ⅱ型患者的30.0%(3例,P<0.05).结论 ICC的发生和发展与多基因变异的长期蓄积和协同作用密切相关;Ⅰ型基因变异(APC、MCC、DCC和Ki-ras-2)主要在ICC的启动和早期演进阶段起作用,Ⅱ型基因变异(p53、OGG1和RB1)则在促进ICC的晚期演进过程中发挥作用.对ICC基因变异谱系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演进状态和判断预后.